因為我們站在客戶的立場想,所以更加用心執著。
日以繼夜,只為最好。
曾經認識一個日本客戶,是製作電子鍋的廠商,以耐用著稱。
一般廠商保固三年左右,他們的產品可以保固十年,其實至少能用20年以上。
因為電子鍋市場已經趨於飽和,製造一個不會壞的電子鍋,就代表客戶很難再回來購買新鍋。
行銷部門希望研發部門能否推出保固較短的產品,製造和販售的價格都可以低廉些,以便抗衡競爭對手的削價策略。
幾天後,在這間公司服務 20 年以上的研發同仁,紛紛提出辭呈,進而年輕的同仁也有去職之意... 一次這麼多人想要離職,總經理緊張地召集這些老同事詢問去意,他們的回答是:
「20 年來,以製造世界一流產品為傲的我,實在難以想像要如何製造不耐用的東西。」。
我完全能夠了解這種「難以想像」的心情。
從業生涯中,曾有客戶告訴我:「價格不高,大概就好。」
雖然我總是微笑以對,可是這對於品管工作而言,真的是難以想像的事。
首先,我們的驗證過程有一定的 SOP,違反規範勢必會造成未來可能的風險。
其次,我們堅持使用各種檢測軟體輔助開發與品管,在 RWD 驗證、資訊安全掃描、壓力測試、效能驗證、W3C 標準驗證、SEO 驗證... 等各方面都有對應的品管工具,如果驗測結果不良,也很難公開上線。
最後,看著 UI、UX 設計師精心規劃的雛形,如果上線時,呈現不如雛形的質感,就辜負了他們費盡心思的期望... 這點也讓人難以妥協。
所以,無論專案預算、時程如何,對我們而言,驗證過程都不可能偷工減料,才能確保上線無誤。
一個已下市的手機,我們會不會去驗證他的顯示效果?
一個市占率不高的瀏覽器,我們會不會去檢查他的相容性?
一個流量非常低的頁面,我們會不會仔細查閱內容?
… 這些問題,答案其實很簡單。
或許一千個人中,會發生以上情況的機率只有一次。
可是,對那個不幸發生的人而言,他感受到的不便,並非只是 千分之一,而是「全部」。
再怎麼樣,也無法讓那個人也感受到其他 千分之 999 的愉悅。
在發生問題的那個當下,就徹底變成一件失敗的作品。
只要把自己當作發生的那個人,就能明白:
為什麼必須盡善盡美?
因為這不只是一件作品,更是對客戶的一種責任。
日本電子鍋研發部的職人,20 年來一定受過主婦們的感謝,才會如此堅持製作世界一流的產品。
我們曾經也開發過一個專為偏鄉學童設計的線上課輔系統。
當我到達現場,看著自己的作品,真正幫助到這些小朋友們時,內心的激動,其實是無與倫比的。
那一陣子,我幾乎天天都在與同事們討論:
還有哪裡不好用呢?
還有什麼方法可以讓小孩子更喜歡使用呢?
也許對我們來說,這只是一個專案。
可是對偏鄉的弱勢學童來說,這是他們學業進步的機會。
最後,當專案成功上線時,課輔老師和家長向你道謝的心情...
這些,都是無法辜負的期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