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在最開始,就全力投入?

 

 

There is always a better way.
( 永遠有更好的方法。)

— Thomas A. Edison

 

 

在剛進入業界時,我聽過一個小故事:
美國汽車生產線的最後幾道工序時,車門終於裝上了,總有工匠用著小木槌輕敲門沿,確認車門是否與車體緊密貼合,以確保車內安靜。
可是,眾所皆知的,日本車的隔音度是世界領先的,所以美國車廠的高層就前往日本參觀。
他們發現日本車廠完全沒有小木槌這道工序,可是車門卻緊密如一,美國的高階主管不禁疑惑地問,日本的生產線是在哪道程序去確保車門密合呢?
這時,日本車廠的導覽員略顯不好意思地笑著回答:
「就在設計車子的時候。」

費心了解客戶的工作和生活

另外一個故事,是我曾經遇見的一位客戶,他似乎飽受折磨地在尋求資訊廠商協助...
我詢問原委才得知:

在專案初期,開發商很快就提供了一個版本...
但這個版本並不全然合用,偶有突發狀況,可能是缺少了欄位,或疏漏了流程,都再進行增補。客戶提出問題,就立刻修改,再提再改,導致測試變成十分漫長的過程,最終還是完成上線了。
上線後,使用者發現問題,再提出,再修改,雖然功能日漸滿足需要了,可是效能也變得越來越慢...
承辦人會換,廠商也會換,使用者也可能失去耐心。
最後,大家就將就著使用。

這時,這位客戶找上我們,希望能提出新的改版方案。
我們足足花了前一家廠商「三倍以上」的時間進行重新規劃,甚至去客戶端駐點,體驗流程,了解客戶的工作與生活,不斷地提案、展示雛形、核對、演示...
可是我們的時程是相同的,代表我們開發和測試的時程徹底地被壓縮。
規劃的時間變長,承辦人當然會擔憂來不及上線。
最終我們只花了一個月撰寫程式,而且成功、平穩地運作到現在。

我們投資三倍的時間做規劃,卻為日後減少了十倍的時間修正。

長期的成功,始於最初!

美國車廠的小木槌,象徵許多專案開發的模式。碰到計劃以外的問題時,便高效率地採取一連串的補救措施,來達成冀望的結果。但這些補救真的安全、穩定嗎?
有太多的專案,最終都用小木槌解決問題,表面上看來,可能上線時的成果,似乎沒有什麼分別,甚至提早給予測試版本,或是訪談時間少一點,反而是客戶一開始希望的。

可是,有遠見的系統分析師知道,真正的成功是藏在不遠後的將來,所以他們會去揣摩那個還未到來的時刻,去模擬環境改變時的狀況,給予預留的調整空間。
客戶在委託的時候,其實就是希望你能想得更透徹,而非只是聽命行事,所以我們策畫的每個流程、佈署的每個環節、設計的每個介面,其實都源於一個起點:
「如果上線後,會如何? 如果幾年後,會如何?」

因為,好的系統分析師了解:「永續服務,與客戶建立多年愉快的合作關係。」
是源自於能撐過時間考驗的設計,不是倚靠事後的調整和補救。

遠見,來自於經驗

在提案時,我們會依過往經驗建議作法,甚至以過去分析的數據推測日後的結果。
分析競品、找使用者進行可用性測試、A/B測試,追蹤行為回饋... 等等。
並透過栩栩如生的雛型,讓客戶能實際體驗未來的想像。
這一點也不浪費時間,反而有助於未來工時的減少,創造出長久成功的系統。

分析的過程,實際上應該從「為什麼 ( Why )」開始思考,接著才是「怎麼做 ( How )」和「做什麼 ( What )」。如果,只是告訴客戶「做什麼 ( What )」,而不清楚「為什麼 ( Why )」而做,就很難設計成功,只能淪為追隨者。
所以,模仿容易,創新難。越是參考流行作法,而非透過自身和客戶的經驗思考,所開發出來的網站系統,就越不容易吸引客群,只能不斷增修補強。

我們每次接受委託時,都會不斷的問自己:「為什麼?」
為什麼這世界需要這個網站、這個系統、這個APP?
能帶給別人什麼樣的不同?

回到最初的想像,莫忘初心,就能創造不凡。

看得更遠、更仔細,用豐富的想像力提案。
不僅滿足現在,更為您思考未來。
— Joy yen